长沙科技职业学院 2025年高考单独招生
《职业技能测试》考试大纲
一 考试专业大类及分数分配 (一)考试专业大类:分为机械电子类、信息艺术类、康复治疗技术类。 (二)分数分配:每个专业类总分300分,其中常识和职业素养占60% (180分)+专业知识占40%(120分)。 (三)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四)考试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五)考试时长:120分钟。 (六)考试组织方式:考题由长沙科技职业学院单招命题小组自主命题。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进入考场进行技能测试。 二 常识和职业素养模块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常识与职业素养模块主要从专业潜质、人文素养、科学思维、个性特 长、心理素质等多个维度来考查考生。该模块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搜集、分析、组织信息并概括、推理、判断等能力。 2.观察社会生活、自然现象,解释、说明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运用科 学方法探究自然规律的能力。 3.初步具备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技术设计与应用能力,对社会的认 知能力。 4.基本的艺术感受、想象、比较、欣赏与评价能力。 5.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基本的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能力。6.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意识强。 7.现代基本礼仪常识及团队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 8.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意识和责任。 考题都比较大众化,涉及面广,贴近生活实际,主要考查平时的知识 积累,体现了大学所要求学生的基本素质。同学们在准备综合素质测试时 需要多多关注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 (二)考核内容与要求 1.思想道德能力:政治、思想、道德、法律、时事等相关知识。2. 自然科学能力:生物、地理、科技常识等相关知识。 3.人文综合能力:历史、地理、文学(古代文学知识)、艺术等相关 知识。 4.身心健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安全意识等相关知识。5.应用分析能力:事物进行观察、分辨、判断和剖析的能力。 6.审美能力:基本的艺术感受、想象、比较、欣赏与评价能力。 7.理解与交流能力:考查理解性阅读、信息表达与沟通、人际交往礼 仪及团队合作等能力。 8.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运用逻辑推理来判定解决问题的建议、结论和 方法的优缺点的能力。 9.辩证思维能力:考查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问题,通过概念判断、推 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正确把握的能力。 三 机械电子类专业模块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及要求 1.机械基础模块 (1)机械识图与制图 ①基本知识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基本体与组合 图三视图作图方法。机械图样表达。零件图技术要求等。 ②基本技能 能够应用机械制图的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完成组合体三视图、简 单零件图识读。 ③综合应用 能够应用机械制图的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识读中等复杂零件程序 的零件图。 (2)机械工程材料 ①基本知识 金属材料基本力学性能。常用金属材料种类、牌号。常用金属材料应 用。 ②基本技能 能够分析铸铁、碳素钢、合金钢、有色金属性能及应用。 能够进行钢的热处理工艺方法的运用。 ③综合应用 零件材料的选择原则及运用。钢的热处理工艺方法的合理选用。 (3)机构与机械零件 ①基本知识 常用连接及联轴器、常用机构、机械传动、支撑零部件的分类及组成。 机械润滑、机械密封、机械环保及安全防护意识。 ②基本技能 能够分析各种常见连接的特点及应用。 能够分析常用机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能够分析机械传动工作原理、特点及选用。 能够分析轴的结构要求及选用。 ③综合应用 分析和处理一般机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定轴轮系分析与计算。 2.电工电子技术模块 (1)电路基础知识 ①基本知识。 电路的主要物理量、基本组成部分、三种工作状态。电阻、电感、电 容、电压源、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交流电的三要素及表示方法。单一参数正弦交流电路的电压与电流的 关系和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视在功率的概念。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及方 法。RLC 串联电路的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及功率三角形。 三相对称电源的表示方法。三相对称负载星形、三角形连接时的电压、 电流、功率关系。 ②基本技能。 运用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元件的伏安特性,进行交、直流电路的电压、 电流、功率的计算。 电压源和电流源之间的等效变换。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和戴维南定理分析、计算复杂的直流电路。 ③综合应用。 常见电压表、电流表、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能完成照明电路的安 装。能根据实际要求正确选用电阻、电感、电容。 (2)电工技术 ①基本知识 磁路的概念、基本物理量和单位;变压器的符号、额定值和外特性;三 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铭牌数据;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符号。 电动机控制电路常用的保护措施。PLC的特点及其基本组成。输配电系统的 组成。安全用电的一般常识。 ②基本技能 变压器变压、变流和阻抗变换的计算。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转矩的 计算及其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调速和制动的方法。 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单向点动、连续控制和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 过程。 ③综合应用。 电动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如选型、绝缘检测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 单向点动和连续控制线路的配线和安装。触电急救的方法。 PLC的基本指令和梯形图编程规则的应用。 四 信息艺术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试要求 (1)掌握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处理过程。 (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掌握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组成,以及主要硬、软件在系统中 的作用。 (4)掌握办公软件(图文编辑、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5)掌握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病毒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安全与防范的基本技能。 (6)掌握常用计算机设备(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的作用和使用 方法。 (7)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了解常用操作系统的类型。 (8)掌握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9)掌握常用即时通信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工具软件上传与下 载信息的方法,掌握压缩和解压软件的使用方法。 (10)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11)掌握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的基础知识。 (12)掌握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并应用其服务。 (13)掌握利用Internet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 2.应用能力的考试要求 (1)根据实际需求,使用文字编辑软件进行图文处理。 (2)根据实际需求,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3)根据实际需求,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演示文稿。 (4)根据实际需求,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和获取信息资源。 (5)根据实际需求,使用多媒体工具软件设计、制作多媒体应用作品。 (二)考试内容 1.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2)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3)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4)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组成。 (5)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处理过程。 (6)数据的存储单位,ASCII码、汉字编码的概念。 (7)二进制基本概念,二、八、十、十六进制的整数之间的转换。 (8)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影响。 (9)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 (10)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11)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 (12)网络的基本概念。 (13)Internet的基本概念。 2.计算机操作技能 (1)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设置。 (2)操作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排除。 (3)常用外设(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 (4)常用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 (5)浏览器的设置、电子邮件的收发、搜索引擎的使用。 (6)常用即时通信软件的使用。 (7)用常用工具软件上传与下载信息。 (8)用常用工具软件进行文件的压缩和解压。 3.办公软件操作技能 (1)图文编辑软件:文档的基本操作。表格制作和简单的数据处理。 图文表混排。文档的权限管理。邮件合并。打印等高级操作。 (2)电子表格软件: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数据的输入、排序、 筛选、查找。图表操作。常用函数及公式。多表操作。页面设置和打印。数 据分类汇总。透视表。 (3)演示文稿软件:幻灯片的制作。文字编排。图片、图表、音频和 视频的插入。超链接的应用。动画设置。页面设置和打印。模板设计制作: 母板的设置:幻灯片放映效果的设置。 (三)内容比例及说明 1.内容比例:满分120分。其中,知识部分约占60%,技能部分约占40%。 2.说明:考试题型比例以本考试大纲为依据,命题时可根据实际需要 进行适当调整。本大纲中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若与最新的技术规范 和技术标准不一致时以最新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为准。 五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1.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考试要求 (1)基础知识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血供、重要的毗邻关系、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并理解各主要器官的功能。评估医药卫生类学生对生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2)基础技能人体解剖学基础技能考试要求能正确辨认人体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能运用解剖知识解释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等。 2.专业应用能力的考试要求 能正确运用人体形态、结构相关知识,对常见疾病进行初步的诊疗定位。学生具备将所学生理学知识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的能力,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技能与操作能力、临床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考试内容 1.基础知识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构造,椎骨的一般形态,颅的组成,关节的基本结构,脊柱的组成及连结,膈的裂孔名称、位置及穿经结构;熟悉骨的分类,各椎骨的形态特点,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骨盆的组成和分部;了解躯干浅层肌的位置及功能; (2)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及形态特点,阑尾根部和胆囊底的体表投影;熟悉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了解腹膜与脏器的关系及其形成的结构; (3)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呼吸道各部的位置和形态、肺的位置及形态,肋膈隐窝的概念,胸膜下界与肺下界的体表投影;熟悉胸膜的分部和胸膜腔的概念; (4)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形态和位置,膀胱的分部、位置,膀胱三角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输尿管的三个狭窄及其临床意义;熟悉肾的剖面结构和被膜,女性尿道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5)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输卵管和子宫的位置、分部、形态特点,男性尿道的分部、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熟悉睾丸的位置,输精管的分部及临床结扎部位,子宫的固定装置; (6)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心脏的位置、外形和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心脏的营养血管,大动脉干行程及分支,全身动脉压迫止血点,全身静脉的分布概况、四肢浅静脉的行程;熟悉心脏的传导系统,重要器官的动脉分布,门静脉的组成、收集范围和循环途径,淋巴系统的组成; (7)掌握眼球壁的层次,眼球内容物的名称、形态结构及功能,中耳的组成、咽鼓管的位置;熟悉眼副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外耳道、鼓膜的形态,内耳的位置、分部; (8)掌握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及特点。熟悉反射的概念、结构基础与反射类型,并能分析反射现象; (9)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转运对象及特点。熟悉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了解动作电位的特征其及传导特点;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及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和过程; (10)掌握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以及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各类血细胞正常数量与生理功能;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生成与破坏;血型的概念、输血原则与交叉配血试验。熟悉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内、外源性凝血的区别,以及血浆中的主要抗凝物质;Rh 血型的临床意义。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11)掌握心脏的正常起搏点、窦性心律等概念及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的概念。熟悉心室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兴奋在心内传导的顺序、特点和生理意义;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特点及生理意义;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正常心电图各波型的生理意义;微循环的概念、血流通路及其功能; (12)掌握呼吸的概念与过程;肺通气的动力、阻力。熟悉呼吸运动的形式与平静呼吸频率;胸膜腔负压的形成原理及其生理意义;发绀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了解气体交换的动力、过程;外周、中枢化学感受器; (13)掌握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分及作用;胃、小肠的运动形式;小肠在吸收中的作用及其成为吸收主要部位的有利条件。熟悉胃排空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主要营养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形式和途径。了解大肠的运动形式; (14)掌握体温的概念、正常值及其生理波动。熟悉机体的产热器官、产热方式,以及散热的主要途径、方式及其临床应用。了解机体重要的贮能物质和直接供能物质;体温调节中枢的部位及体温调定点学说; (15)掌握尿生成的基本过程;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肾小球滤过的影响因素。熟悉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渗透性利尿和水利尿的概念及其临床应用;正常尿量、异常尿量。了解排尿反射与排尿异常; (16)掌握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分泌调节及其临床意义。熟悉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分泌调节及临床意义。了解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7)掌握雄激素的生理作用;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熟悉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及其激素调。了解卵巢的生卵功能。 2.应用技能 (1)运用解剖学知识,正确选择下列操作的部位:腰椎穿刺、胸膜腔穿刺、腹膜腔穿刺、肌肉注射、静脉穿刺、气管切开、输精管结扎、输卵管结扎; (2)根据鼻、咽、喉、食管、胃、直肠、尿道等的形态特征,描述相应插管术的操作要点; (3)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以下操作原理:血型鉴定、心音听诊、人体动脉血测量、心电图测量、呼吸功能测量; (4)能正确使用听诊器、血压计、心电图机、呼吸功能测量仪,并能解释测量结果。 (三)内容比例及说明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量为 120 分钟。 2.内容比例试卷满分为 300 分,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考试内容各占150 分。 3.题型比例全部为选择题。 4.考试难度较易的题约占 30%,中等难度的题约占 40%,较难的题约占 30%。